您的位置:首页 > 官方配件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

发布时间:2024-12-05 17:57:55 |   作者: 爱游戏体育游戏官网
商品详情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江苏省、设区市国资委监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48.6亿元、同比增长1.8%。江苏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实现营业收入3889.4亿元、总利润4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10.9%。前10个月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营业收入、总利润等关键指标转正且增幅显著,表明江苏国资国企的改革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来之不易的国企发展数据背后,有哪些新动能的支撑?大势承压,坚持“守创”并举今年以来,经济持续承压。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工业公司面临外部需求减弱压力、原材料成本上升增加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这是各类经营主体面临的共同难题。作为经济“顶梁柱”,国资国企是如何“扛”住压力的?应对国际竞争,守住优势市场、开辟增量市场。11月18日,2024中国工业品展在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开幕,成为中阿国际合作的又一亮点。“集团发挥自身国际投建运一体化优势,全力支持推动示范园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运营管理。”中江国际集团总经理朱新宝介绍,集团在巩固海外市场优势的同时,今年还新开辟亚美尼亚、尼泊尔等国市场,前10个月国际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高达45.75%,营收同比增长23.36%。“逆势”坚守安全,在“主赛道”之外探索“新赛道”。自8月14日20时启动注气作业以来,至10月22日23时,省重点项目苏盐集团张兴储气库实现注气量6798万立方米,日最高注气量攀升至148万立方米,较原计划提前7天实现年度注气目标,标志着张兴储气库已具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能力,为盐穴储能产业开辟出新赛道。面对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下行等多重挑战,苏盐集团今年依然实现经济效益的逆势稳增:前10个月,集团实现总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1.4%。把握当下“风口”,看准机遇乘势“借力”而为。电子商务已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苏豪控股集团利用国内政策加大支持、市场规则逐步清晰之机,前10个月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超200%,拉动集团进出口总额增长跑赢全国大盘。今年以来,该公司紧抓政策机遇,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牵头建设江苏中亚中心,着力将其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全国高站位、江苏品牌特色的枢纽平台;优化江苏中欧班列通道布局,开通运营江都物流基地、成立南通市班列公司,江苏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969列、同比增长6.2%。向“新”突破,锤炼发展韧性江苏省国资国企持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全链条创新,以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自主可控保障自身发展韧性、积蓄发展动能。“数智”转型,提升发展效能。走进苏盐集团所属的苏盐井神第二分公司食盐生产基地,加碘、分装、称重、喷码全自动包装食盐生产线有序运行。加快数智技术迭代及集成应用,苏盐集团累计投入超2.8亿元用于“智改数转网联”,营造数智化转型生态。数字赋能是该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全供应链、全产业链、全要素、全场景、全流程的“智改数转网联”让“数智苏盐”成为现实。创新策源,孕育发展的潜在能力。由江苏省国信集团牵头投建的储能容量大、转换效率高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今年4月在淮安开工,展现出其能源技术创新的强劲实力。江苏省国信集团已构建起“前瞻技术探讨研究、关键研发技术、成果示范应用”的全方位创新体系,并坚持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在建拟建重大能源项目达18个,总投资额近1000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集团能源综合能力将大大增强。省属国企还发挥主导作用,协同上下游一起“转”9月29日,由中江国际集团、省铁路集团、金陵饭店集团、中核华兴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中江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揭牌。央地国企携手发力,依托高铁网络、发挥“投融建运”一体化优势,建设科创新载体。中江国际集团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围绕主业适度推进多元化发展。该公司与多所知名高校设立联合研发中心暨院士工作站,还积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打造全省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科学技术创新的增长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改革攻坚,巩固“向好”态势冲刺第四季度,国有企业各项改革任务能否落实落地,是全年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截至10月末,江苏能源领域领军企业江苏省国信集团总资产已攀升至2273亿元、净资产达1174亿元。该公司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子企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提升企业董事会运作水平;深化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切实把制度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苏豪控股集团实现整体经营的量稳质升,前10个月集团营收总额超千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苏豪控股集团内部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方面有序整合内部资源,推动纺织服装业务板块专业化整合,进一步塑强主业,释放出重组整合倍增效应;另一方面打造精干高效集团总部,持续推进苏豪创科、苏豪智科等专业化特色化运营平台建设,推动国有资产向优势产业集中。改革攻坚,难在持久。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江苏交控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改”的前提是明确定位,要在服务大局中发挥好全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主渠道”的核心功能,发展交通建养、交通能源、交通商贸服务等产业链,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在服务公众美好出行中发挥好全省高速路网运营管理“主平台”的核心功能,前10个月完成高速公路及过江通道建设资金拨付374.6亿元,完成数额创历年同期最高。作为行业头部创投机构,江苏高投集团前10个月新增管理规模65亿元。江苏高投集团将锚定“行业顶部”目标,聚焦管理运作规模500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母基金和规模100亿元的省国企混改基金“两项重点任务”,打造毅达资本、高投管理和战新管理“三个平台”,夯实深化改革、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风险防控、党建引领“四个支撑”,建设投资、CPA、法务、投研、党建“五支队伍”,发挥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功能作用。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4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扩张加快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4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2024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8%,与上月持平,我们国家的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扩张。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扩张11月份,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协同发力,制造业PMI在景气区间上行,升至50.3%,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一)供需两端均有回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4%和50.8%,比上月上升0.4和0.8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自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市场活跃度有所增强。从行业看,通用设备、汽车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4.0%以上,产需较快释放;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专用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在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改善的带动下,近期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加快,采购量指数升至扩张区间,为51.0%。(二)中小型企业景气度改善。大规模的公司PMI为50.9%,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上,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中、小企业PMI分别为50.0%和49.1%,比上月上升0.6和1.6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均有改善。(三)部分重点行业PMI稳中有升。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2%和50.8%,比上月上升1.1和1.3个百分点,景气度均有回升;装备制造业PMI为51.3%,与上月持平,相关行业保持稳步扩张;高耗能行业PMI为49.2%,略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四)市场预期继续向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有所增强。从行业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更为乐观。二、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11月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一)服务业景气水平与上月持平。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0.1%,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从行业看,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长期资金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业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受国庆假期效应消退等因素影响,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的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商业活动指数不同程度回落。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3%,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为近5个月以来高点,其中航空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高于65.0%,相关行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较强。(二)建筑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受天气转冷户外施工逐渐进入淡季等因素影响,建筑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商业活动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预期总体保持稳定。三、综合PMI产出指数保持稳定扩张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8%,与上月持平,表明我国公司制作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扩张。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分别为52.4%和50.0%。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作情况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扩张步伐小幅加快。从企业规模看,大规模的公司PMI为50.9%,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0.0%,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小企业PMI为49.1%,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公司制作活动进一步加快。新订单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有所回升。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与上月持平,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较上月下降。从业人员指数为48.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作情况11月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商业活动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0.1%,与上月持平。从行业看,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长期资金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业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业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5.9%,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3.5%,与上月持平;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6.4%,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会降低。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0%,比上月下降7.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销售价格指数为48.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降幅继续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6%,比上月下降3.5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8%,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5.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0.7%,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预期继续改善。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3%,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作情况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8%,与上月持平,表明我国公司制作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扩张。附注1、主要指标解释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的最终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所有的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动情况的综合指数。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2、调查范围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200家调查样本;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4300家调查样本。3、调查方法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Proportionalto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或非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4、计算方式(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式。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主要原材料买进价格、出厂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商业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存货、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10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式,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业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动情况。(2)制造业PMI指数的计算方式。制造业PMI是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制造业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3)综合PMI产出指数的计算方式。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5、季节调整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公司实现总利润18530.9亿元,同比下降8.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718.5亿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559.0亿元,增长0.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01.7亿元,下降1.3%。110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845.3亿元,同比下降12.7%;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2223.1亿元,下降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6612.0亿元,增长11.5%。110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40.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4%,纺织业增长5.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8%,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8%,汽车制造业下降3.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5.1%,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5.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7.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9.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盈转亏。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发生营业成本94.75万亿元,增长2.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6.74万亿元,同比增长4.6%;负债合计102.01万亿元,增长4.5%;所有者权益合计74.73万亿元,增长4.9%;资产负债率为57.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33万亿元,同比增长7.8%;产成品存货6.53万亿元,增长3.9%。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9元,同比增加0.32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2元,同比增加0.06元。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7.3元,同比减少2.7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82.4万元,同比增加6.6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同比增加0.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7天,同比增加3.9天。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附注一、指标解释及相关说明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2、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3、营业成本: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4、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5、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6、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7、应收账款:指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8、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9、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单位:%。1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单位:元。1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单位:元。12、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13、人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14、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15、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营业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1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17、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或为0.0亿元;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与上年持平。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标数据之间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据统计制度,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变化。(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对相关基数依规进行了修正。(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跨地区、跨行业重复统计数据。三、统计范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四、调查方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五、行业分类标准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10月份,随着存量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当月降幅明显收窄。多数行业盈利较上月好转,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支撑作用较强,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工业企业当月营业收入和利润降幅收窄。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延续增长态势,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从当月看,10月份,受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产销衔接水平回升带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营收恢复带动企业利润改善,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降幅较9月份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超六成行业盈利较上月好转,制造业最为明显。10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速较9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比超过六成。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带动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作用明显,10月份制造业利润降幅较9月份大幅收窄22.3个百分点,带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较9月份收窄17.8个百分点。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回升。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股份制、私营和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9月份分别收窄27.7个、14.4个、14.3个和10.9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27.1个、4.6个和1.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10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5%,当月增速由负转正,为规上工业利润改善提供重要支撑。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较9月份由降转增或降幅收窄,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子、专用设备等行业利润由降转增,当月同比分别增长63.1%、19.6%、3.8%;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和汽车行业利润降幅收窄,较9月份分别收窄32.6个、11.9个和11.4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好转。随着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内消费需求平稳恢复,叠加工业品出口持续增长,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有所改善。10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较9月份分别收窄27.7个和20.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原材料制造业的5个行业中有3个、消费品制造业的13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速较9月份回升,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其中,原材料制造业中的钢铁行业今年以来月度首次扭亏为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80.1%;消费品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化纤、文教工美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44.3%、21.1%、8.3%,较9月份回升53.3个、65.2个、32.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两位数增长。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9%,大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9个百分点,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3.3%、48.8%、40.0%、39.4%。总体看,虽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在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带动下,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有所改善。下阶段,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地落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恢复。

  110月,云南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71.2%,连续两个月超七成。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抓牢“产业强省”战略主线,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数据显示,110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三大门类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7%。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110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6.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笔记本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产品的产量均实现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45.2%、124.3%、43.6%。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发展。110月,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铝产业、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6%、13.2%、6.5%,保持较高增速。

  近日,从云南省国资委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12个重点产业签约2204个项目,已落地1480个,重点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3年,云南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台阶;近3年,全省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1%,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一半以上。云南省实施一系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大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全力以赴兴实体、强制造、抓创新、育集群、促融合,产业发展量效齐升,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具雏形,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乘势而上重塑产业新格局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短、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直是云南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短板。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顺应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大势,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高位推动,出台《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提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光伏、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烟草、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现代物流、出口导向型产业等12个重点产业,并形成了以产业强省三年行动为统领,以农业现代化等7个系列专项三年行动、绿色铝等5个配套政策为支撑的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体系。谋定而动,云岭大地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全省上下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上,全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发展量效齐升,全省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大抓招商引资,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投资稳步增长。连续12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和调度推进会,推动8000多个项目陆续成形、落地;过去3年,全省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1%、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0.4%,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一半,工业投资规模居重点行业第一位,过去主要依靠房地产、基础设施拉动投资的局面得到根本转变。一体推进“三大经济”,抢抓重大机遇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经济发展呈现多点支撑的新局面。以资源换产业,依托绿色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禀赋,高原特色农业、绿色铝、硅光伏、文旅康养等资源经济风生水起;以园区聚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主阵地作用不断增强,“强磁场”效应加速释放;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经济通道”加快转变为“通道经济”,边境贸易日益活跃,口岸经济成为对外开放新增长极。昆明、曲靖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和河口、磨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推动形成“2+3+N”产业转移发展格局;高水平举办南博会、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等,重点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加速向云南转移;滇沪、滇闽等省际合作不断深化,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发展。下大力气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方干事创业的沃土,滋养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深入推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探索形成“云南经验”在全国推广;创新建设云南省“融信服”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授信超过2200亿元,破解融资难题成效显著;创新推出“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每年抓实10件惠企实事,着力帮助企业群众纾困解难、安心发展。过去3年,全省经营主体数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今年9月,全省经营主体总量达666.54万户,同比增长13.93%。迭代升级“稳”的基础不断加固瑞丽市铭豪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缅籍工人正加紧赶制发往西班牙的女装订单。从上海落地瑞丽,该公司成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家获得国际认证的服装生产企业,目前已完成出口订单生产22万件。乘着对外开放和产业转移的东风,纺织服装产业在云南加快崛起。今年前8月,全省签约、在建纺织服装类项目超过80个,协议投资超过百亿元。高速运转的生产车间、喜获丰收的田间果园、充满烟火气的边境贸易放眼云岭,这样的新旧更迭、产业升级比比皆是,见证产业发展的繁荣与活力。在创新中向上突破,在蝶变中向下延伸,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铿锵。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向由大到强跃升。茶叶、鲜花、坚果、咖啡、天然橡胶等种植规模、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花卉、中药材等育种创新水平全国领先,农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赏云花、喝云茶、品云咖、吃云果,成为消费新时尚。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绿色能源优势越发凸显。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近90%,清洁发电量占比达85%,新能源成为全省第二大电源,前三季度,全省新增新能源装机1058万千瓦,全省发电量、用电量分别增长13%、11.8%。“绿电+先进制造业”融合步伐加快,推动工业“新三样”发展壮大。旅游金字招牌持续擦亮,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数突破10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4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引领旅游新时尚。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以茶兴业带动景迈山持续“出圈”,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带火户外运动,文博游成为旅游新热点,元阳县阿者科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乡村游撬动振兴新空间。“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持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速,物流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物流市场活力显著提升,口岸物流、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8520亿元,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147家。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快速发展,截至11月3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4670万吨,跨境货物量达1070万吨。追新逐绿“进”的动能加速集聚发力新赛道,壮大新产业,以产业焕新之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是云南现实所需、长远所寄。云南深思谋变,通过“培新”助推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促新”实现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向新”培育发展新优势,云岭大地“新”潮澎湃、气象万千。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全球领先的600千安生产线运行有序,红彤彤的高温铝水被装进场内专车直接运至下游加工企业。企业所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电解铝产能占全省一半,已成为全国绿色铝产能最大的州(市),今年铝产业产值将达到800亿元。在“追新逐绿”中,以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工业“新三样”强势崛起,“中国绿色铝谷”已具雏形,“光伏之都”、全国新能源电池基地建设跑出“加速度”,带动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今年前三季度,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7%、8.8%、14.3%,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8%、22%,对工业增长拉动明显。从云南国钛在楚雄产出中国第一炉转子级海绵钛,到保山混合稀土氧化物加工项目投产再到曲靖大容量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出口海外,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值由2021年的约6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近1000亿元,形成了以稀贵金属、钛基、锡基、新能源电池为主体,稀土、化工等其他新材料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迈进。一台台智能自动化机器车穿梭于楚雄市晶科能源公司车间,忙着生产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智能制造系统,昆明钢铁公司实现对生产全程监测。制造更“聪明”、生产更“智慧”,数字经济蓬勃之势正透过一个个企业“窗口”精彩呈现。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云南省数字经济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数字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增长,近三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6.4%,产业生态持续培育壮大。以创新为引领,以增加优质品种、做强龙头企业、提升云药品牌影响力为抓手,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中药、生物药、化学创新药等创新发展,疫苗、血液制品研发生产技术升级加快,疫苗批签量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1位。

  11月27日,从江苏省国资委获悉,110月江苏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尤其是10月份多个主要指标稳定增长,积极因素继续累积,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月份,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推进和“苏新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显效,叠加国庆黄金周假日经济不断升温,江苏省消费市场“一片红火”,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2.3亿元,同比增长4.6%。110月,江苏省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9566.7亿元,同比增长4.5%。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消费增速加快,新能源汽车拉动明显。10月份,江苏省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自9月由负转正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在“两新”政策加力支持下,江苏省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当月同比增长56.2%,较上月加快7.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4.1个百分点。工业领域,整体来看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工业品出口持续向好,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企业信心有所提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数据显示,10月份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制造业增长6.5%。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77.5%。具体来看,一方面是工业出口持续向好。10月份,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增长5.3%,高于销售产值2.7个百分点。32个出口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出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78.1%。另一方面,工业结构继续优化。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于全部规上工业3.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110月,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2.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是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项目“稳投资”作用凸显。110月,全省10亿元以上列统项目339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00个,同比增长3.0%;10亿元以上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3.7%,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2.8%。民间投资结构趋优。110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0.7%。

  110月份,云南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坚定推进“五化”进程,扎实推进稳增长解难题优环境百日攻坚行动,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显效,全省经济承压增长、运行总体平稳,生产稳中有进,内需进中提质,物价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制造业平稳增长新产业新动能支撑有力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业经济向“新”向“绿”转型稳步推进。1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7%,制造业增长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分三大板块看,烟草工业增加值增长1.5%,较前三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增长3.9%,其中电力行业增长8.0%;非烟非能工业增长3.7%。高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9%、20.0%,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7.8、16.9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24.9%,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工业“新三样”支撑有力。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13.2%、16.0%,三个产业合计对规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27.4%。相关产品产量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增长198.1%,太阳能工业用多晶硅产量增长132.7%,电解铝产量增长16.9%。电力生产平稳有序新能源发电持续高速增长深入实施绿色能源强省战略,绿色能源持续向好,电力生产平稳有序。1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716.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新能源发电量增势良好。风力发电量316.13亿千瓦时,增长42.1%;太阳能发电量217.36亿千瓦时,增长150.3%;水力发电量2695.26亿千瓦时,增长6.9%。火力发电量487.79亿千瓦时,下降5.7%。清洁电力比重达86.9%,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服务业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19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617.92亿元,同比增长6.2%。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2%,较18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70.6%、52.6%。与生活相关服务业发展较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3%,教育行业营业收入增长8.5%。投资降幅持续收窄产业投资规模稳步壮大坚持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加强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重点行业、优势领域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10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0.5%,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收窄。扣除房地产开发、交通、水利投资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较前三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1%。产业投资稳步增长。产业投资增长6.3%,较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3.4%。其中,工业、农业、旅游业、数字经济投资分别增长3.0%、7.1%、11.6%、11.3%。民间投资下降4.7%,其中产业民间投资增长13.1%,扣除房地产开发后民间投资增长11.4%。总的来看,云南省经济承压前行,向好因素积累增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但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加力提效。

  110月,宁夏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简称全区国有企业)整体实现盈利96.22亿元。其中,宁夏国资委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利润超百亿,达118.47亿元。总体来看,宁夏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平稳,增加值、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资产总额、净资产五项指标实现正增长,成本费用、“两金”占用、资产负债率三项指标实现压降,具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参股央企和统计资产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向好。110月,宁夏国有公司实现利润96.22亿元,其中,参股央企和统计资产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3%、17.9%。二是社会贡献取得一定成绩。宁夏国有企业110月完成增加值558.45亿元,同比增长3%;已交税费163.89亿元,月度环比增长54.6%。其中,宁夏国资委监管公司实现税收、增加值双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全区国有企业平均值2.3个百分点。三是资产质量稳中有升。10月末,宁夏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7万亿元,增长1.9%,净资产3954.35亿元,增长5.1%。“两金”合计633.11亿元,下降3.1%,占流动资产比重16.8%,下降0.8个百分点。四是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宁夏国有企业110月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96%,增长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4.8万元/人,增长2.8%,资产负债率下降2.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总额同比下降2.5%,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群英齐聚 共探新质生产力——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智能创新主题论坛在重庆召开


上一篇:大兴800千瓦发电机出租怎么收取费用今日排名一览

下一篇:柴油发电机组品牌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