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有能力制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制动机的。”这是一位老者的人生格言,他用半个多世纪的行动践行了科技强国,产业报国的铮铮誓言。他就是原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四川省劳动模范”的谢宗瑜。作为眉山公司乃至国内制动技术的开拓者之一,谢宗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铁路机、客、货车制动技术的研发与进步,见证了国内制动技术从仿制到引进、改进、创新再到自主研发,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德国克诺尔等历史悠远长久的名牌企业比肩抗衡的历程。
1954年,谢宗瑜毕业于南京机械制造学校“金属切削加工”专业,正逢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期。毕业分配前,谢宗瑜在自愿书上写下“无条件服从祖国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诺言。
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铁路制动产品货车以K型为主,客车以P型、L型为主,机车以H6型为主,完全依赖对国外制动机的仿制,这对于“金属切削加工”专业毕业、就连铁路货车有几个轮子都不知道的谢宗瑜来说,无疑是完全陌生的领域。随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展,铁路货运量飞速增长,货车载重量从30-40吨增大到50-60吨,旧的K型制动机已适应不了需要。为使铁路货车跑得更快、载重量更大,年轻的谢宗瑜被委以重任,成为第一代“GK”型制动机的主要设计者。经过两年努力,1958年,由他负责设计开发的中国第一代改造的货车制动机——GK型货车制动机研发成功,解决了当时国内铁路货车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每一列车的总重由2000多吨提高到3000多吨,大大缓解了国内铁路货车运能和运量的矛盾,为增大铁路货运能力、提高货物运输速度作出了突出贡献。直到上世纪末,GK型制动机都一直担当着国内铁路货车主型制动机的角色。
从1959年开始,谢宗瑜负责设计并成功开发了EL-14型机车制动机,满足了国内内燃电力机车双向操控的需要,为国内铁路实现内燃、电力牵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1962年,他负责中国铁路第一次援外锡兰(斯里兰卡)机车真空制动机设计开发,产品先后出口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赞比亚,那一年,谢宗瑜只有27岁。
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谢宗瑜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主动报名前往四川建设眉山车辆厂。但当他来到车间现场一看,组装好的分配阀摆了一地,却没有一个性能合格。谢宗瑜二话不说,立刻带领技术骨干连续奋战几个昼夜,终于试制出第一批性能完全合格的103分配阀,并在当年生产出103型货车空气分配阀100套、104型客车空气分配阀70套。
1971年,正值眉山车辆厂初建时期,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由于道路条件不好,制动机的员工天天上班都从白堰塘附近的山坡步行上班,硬是用一双双脚踩出一条山间小路。每天,谢宗瑜就和妻子顺着这条小路去上班,要是遇上下雨道路就会变得十分泥泞而危险。谢宗瑜还经常出差或加班,孩子太小,本身的工作与家务的双重重担全部压到妻子由书铭的肩上。谢宗瑜经常说:“如果我做出一点成绩的话,就有一半是由书铭的功劳”。
1978年,“104型客车空气分配阀”这一由他主持设计的国内第一种自行研发的客车制动机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1988年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达到国外同期领先水平,103/104阀仅在1988年-1999年即为企业创造利润8214万元,为国家增加税收总额6107万元。
“如果没有科学的试验验证手段,再好的产品设计也是一纸空文。”在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正是在谢宗瑜的积极争取和工厂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上世纪80-90年代,工厂逐渐完善了产品研制管理、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制动产品研制体系,而其中关键是建立健全了科学的试验验证体系,使眉山车辆厂制动产品的研发能力迅速迈入国内“第一梯队”行列。
1989年,就在当时国内别的企业尚没能力建设列车制动试验台的情况下,谢宗瑜经查阅大量国内外最新资料,向工厂领导提出了设计制造150辆列车制动试验台的构想。他的设想很快得到厂长杨荣林的全力支持。在谢宗瑜的总体策划下,工厂具有领先水平的150辆列车制动试验台建设工作随即全面铺开……寻找试验场地、配套相关部件,设备、财务、物资等部门都为建成制动试验台大开“绿灯”。试验组的恒德超、周永平、苗生齐和杨振海等师傅更是全力以赴进行仔细的检测、组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到1991年,这一当时国内唯一符合美国AAR国际标准的列车制动试验台全面建成,由于该试验台采用多缸多阀转换布局,配以带放大器的压力传感器、多笔自动记录仪以及高精度传播时间测定仪等仪器,因而能准确模拟长达150辆货车组成的列车的制动性能,还能进行国内外五种不相同的型号制动机的列车性能测试。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工厂的制动产品试验能力,也为很多兄弟企业的产品研制提供了帮助。迄今为止,150辆列车制动试验台仍然是代表国内(铁道科学研究院有一台)最先进的技术、能够很好的满足各种工况试验条件的试验设备。
《荀子·尧问》有云:“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谢宗瑜对企业半个世纪的忠诚,始于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源于他作为眉山公司乃至国内制动研发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他曾经用同样一句简单的话语——“我对眉山厂是有感情的”回绝了许多企业和大公司的重金聘请,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回报企业。
上一篇:百万宝马车发动机出故障 修东西的人直接“消码”?丨 解忧帮
下一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4年春节健康提示